王波:每个设计的实现都是一种符号-亚博im

家居装修设计网2015-10-08 18:03
记者:筑巢奖目前是国内比较权威的奖项,您作为设计师如何看待筑巢奖?  王波:作为中国空间第一奖项,对于筑巢奖原来也一直比较向往,因为它代表着行业的权威和行业的专业性。所以还是比较愿意向往这个平台的,而且给予了设计师一个能力各方面的肯定,所以还是比较向往的。  记者:通过筑巢奖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您觉得对于设计师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帮助?  王波:首先应该对自身来讲,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能力的综合评定,对

  记者:筑巢奖目前是国内比较权威的奖项,您作为设计师如何看待筑巢奖?

  王波:作为中国空间第一奖项,对于筑巢奖原来也一直比较向往,因为它代表着行业的权威和行业的专业性。所以还是比较愿意向往这个平台的,而且给予了设计师一个能力各方面的肯定,所以还是比较向往的。

  记者:通过筑巢奖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您觉得对于设计师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帮助?

  王波:首先应该对自身来讲,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能力的综合评定,对于自己在之前、包括未来平台上做一个修正,在设计行业做一个修正,还有一个需要自己坚持的东西做一个调整。

  第二个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认识了更多行业的精英,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得到更大的提升。

  记者:筑巢奖鼓励设计服务大众,体现设计价值。您怎么看待设计师这样的职业?您的职业诉求是什么?

  王波:首先我比较热爱设计师这个职业,因为我觉得设计师跟客户之间把对美的一个追求和对生活的一个品位的理解,通过空间的设计,通过色彩的设计展现出来的。这个其实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比较有挑战力,对我自身来讲比较喜欢挑战性的东西。职业诉求也很简单,通过设计学习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人生,生活。

  记者:您之前大学读的专业就是设计?

  王波:对。

  记者:当时怎么想的?

  王波:因为从初中,我初中开始学习素描和油画,一直学到高三,考了艺术这个行业,先学的是素描和油画,转的是设计,室内。

  记者:就是环境艺术的?

  王波:对。

  记者:您觉得除了专业领域以外,设计师在其他的方面还需要注重培养哪些能力?

  王波:我觉得首先是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跟不同文化的客户去交流,理解他们。第二个是更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你再好的想法,不表达出来也是不行的。另外一个是对人性的理解,其实我觉得你对人性的理解才可以做出个性的东西,不同需求的东西。

  记者:比如说您做这么多年的设计师,有没有什么时候觉得对这个职业有一点点瓶颈感?

  王波:设计师做长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被同化,因为客户不能提出专业的东西,十个客户要求的所有的东西都很接近,这个是我们经常碰到的。而且国内很多品牌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提供的后期保障相对还是薄弱的。因为比如有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能不能实现,这个还是比较困难的。太质化了,讲究的素描的过程,这是我们未来要改变的东西。

  记者:同质化的东西比较严重?

  王波:对。

  记者:有没有觉得很多时候项目因为同质化感觉到疲惫感?

  王波:同质化的东西可能符合当下的潮流,不能说不好,它肯定也很美好的东西,为什么被同质化,因为它属于当下时代的潮流,大众推销的东西,可以被大众接受,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介意这个问题。

  记者:我是代表更多的消费者问一个问题,我们会邀请设计师设计自己的家,但是有更多的人装修的时候自己看很多的案例,自己设计,这种现象您觉得应该怎么引导?

  王波:因为我们看图片,或者看案例,你只是看到了感觉,其实当下,更多的业主在进行装修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可能不能去表达,他们要的就是一种感觉。这是不太好的一个现象,但是对我们来讲,也要提出更大要求,如果作为设计师可以跟客户多沟通,交流,多理解它,你甚至能模拟出他每天的生活状态的时候,就可以了解他的诉求,全部的诉求,就可以做好,做出质化情况下更好的符合他的个性化的设计,而且可以代表他生活的品位,这是应该给各位的一个建议。

  记者:很多设计师有时说我在你们网站上看到一个谁的一个案例,跟我的案例很相似,这种情况您怎么看?

  王波:其实我们在看大师的案例的时候,也会发现大师案例的之间也会互相的雷同,这个很正常,如果说你可以拷贝的非常好,可以拷贝的在整个空间的感觉之下非常的协调,这个没有问题,我也不反对。因为每个设计的实现都是一种符号,艺术元素,南面有雷同的地方。我不是很介意。但是对于每个户型,都有自己不同的细节的东西,这个是会细细推敲的话,还是有不同的东西。

  记者:新中式的问题,我们前一段时间采访过石大宇,还有马未都,之前可能欧式、地中海的风格比较多,比较偏向西方的,现在有一大波好象是文化回归,新中式又很多,您怎么看待一下子出现的新中式,特别密集出现的现象?

  王波:首先,我个人非常喜欢新中式,新中式实际上是对传统中式的改良,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时尚感的中式风格,因为当下年轻人,或者高级精英人群,他的生活方式可能节奏比较快,压力比较大,他到家的感觉就是舒适,躺着、横着都可以,就是这种感觉。而且他们追求一些相对个性化的东西,传统的中式带来的很多像博物馆的感觉,可以去看,但是不适合坐,不适合躺,所以新中式其实是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加了一些舒适性的元素,我们运用一些布艺的元素进去,加了一些时尚黑白灰的色彩进去,这是既保留传统文化,又代表当下大家对时尚的追求,这是一个进步。

  记者:把原来中式的风格现在融入了更多的居住的功能,新的需求在里面?

  王波:对,舒适型的东西在里面,更好,更符合当下的年轻人需求。

  记者:我们最近做了一个大咖展,也邀请了一些邱德光老师和粱志天老师,之前结合筑巢奖做了一个奖,也是探讨了当下中国的生活方式,那我也想  问您,因为我觉得设计师就是在对大众生活方式的引导,您通过这种设计的项目,您怎么看目前中国精英群体的生活方式?

  王波:还是刚才说的,节奏很快,很忙碌,他们到家以后需要放松,舒适的生活方式,另外一种,目前来讲,我们现在的精英人群,文化底蕴还是比较高的,可能他们接受了更多的东西方的教育,所以对于他自身的文化底蕴是非常高的,可能需要我们在自身的职业素养上做更大的提升,而且他们比较个性。所以我们要去通过了解他的生活追求一些特别符合他的个性的需求。

  记者:针对精英的群体,如何通过设计体现他们不同的生活空间以及主人性格的匹配和生活品质匹配的空间?

  王波:多沟通,多理解,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我们才能了解他的诉求,还有其实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又有一种刚才说的回归的感觉,实际上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为精英群,他们的故乡、出生地,成长的环境,受教育的背景,都决定了他将来或者当下的生活方式,现在有很多,比如说我们的客户需求是这样的,我要融入一些我出生地的文化,我是一个海边长大的孩子,我就要在家里做出一些文化,比如说我爱人是云南的,我的也要加一些文化进去,这个还是需要跟他沟通、了解,多了解他们的诉求,模拟他们的生活。这样才可以做出符合他们个性化的设计。

  记者:我想补充一个问题,之前中国的精英群体更偏向于60、70后,现在最大的80年的也是35岁了,已经算是中流砥柱的群体了,您觉得80后和之前的60、70后他们的生活诉求有什么不同?

  王波:60、70比较讲究的是什么,可能从生活的空间感,他们比较讲究的是整个的功能划分,简单、动线明快,需要大量的收纳,这是最大的诉求,环保。

  对于我们当下的年轻人来讲,可能就是时尚,另外就是对于自己需要的东西,有自己非常个性的需求。这个其实是有很大的截然不同的区别的。他们可以去放弃功能,去追求美观,他们从空间设计和色彩设计来讲,当下的年轻人可能更讲究的是色彩。对于之前的很多人来讲,我们更多的是颜色相对比较平缓,柔和,作为我们来讲,设计师最大的功能是把空间和设计融合在一起,做到最好。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王波:每个设计的实现都是一种符号


什么是“诗意” 他们说那是一种永恒的引力






网址: 王波:每个设计的实现都是一种符号 http://m.jiajum.com/news-view-id-35449.html
亚博im-亚博最新网站>家居资讯> 王波:每个设计的实现都是一种符号
网站地图